return ✕︎

沉浸式共享實境

原文:IMMERSIVE SHARED REALITY

| 作者:E. Glen Weyl, Audrey Tang and ⿻ Community | 譯者:唐鳳 Audrey Tang, 周宜蔓 Gisele Chou


沉浸式共享實境技術的出現,標誌著人類互動的變革,運用了最先進的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MR)系統。這些技術使人們能夠不受地域限制,參與深度共享、價值驅動和多感官體驗,培養團結和社群意識。本章深入探討了身臨其境技術的前景、應用和潛力,同時將它們置於更廣泛的數位和物理互動模式之中。本章的重點是促進融合物理和虛擬元素、集體體驗的身臨其境技術;不僅探討這些技術如何促進超越傳統社會和空間限制的互動,來補充和擴展人類體驗,更強調這些技術可能在環境和氣候參與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創造永續、具有氣候韌性的共享實境。

文氏圖有四個重疊的圓圈,標記為「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和「調製實境」。一個更大的圓圈包含這些,標記為「中介實境」。

**圖 1:中介實境框架,改編自 Mann 和 Nnlf '94 **

今日的共享實境

沉浸式共享實境,指的是利用技術創建一個共用的虛擬環境,用戶可以在其中進行即時互動。這種類型的「實境」可被視為一種「中介實境」(Mediated Reality)的應用,「中介實境」是史帝夫·曼(Steve Mann)在上世紀 90 年代創造的一個更廣泛的術語。「中介實境」涵蓋了各種能夠中介我們對現實的感知的技術,包括虛擬實境、增強實境和混合實境(又稱 VR、AR、MR)。某些最常見的應用,包括遊戲、娛樂、藝術、醫療保健和教育有關,通常也是身臨其境的共享實境。

如今的沉浸式共享實境,是娛樂、藝術和協作的生動組合,從虛擬音樂會和線上多人遊戲、遠端團隊建立練習,到虛擬旅遊,不一而足。Billie Eilish 等藝術家已經舉辦了虛擬音樂會,將觀眾吸引到音樂的脈動中心,Coachella 等音樂節也在沒有實體場地限制(如售罄)的情況下,運用了 VR 的優勢。這種共享體驗,就像線上多人遊戲一樣,創造出某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玩家不僅可以競爭,還可以建立持久的友誼,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通過虛擬實境技術,來開展遠端團隊建立活動,可將遠隔重洋的同事變成共享數位空間中的隊友,培養團隊精神和友誼。通過虛擬旅遊,旅行者可以體驗偏遠地區的風土人情,足不出戶就能漫步歷史名城、遊覽異國風光。

不過,這些平台不僅能帶來娛樂,還能創造出跨越文化和距離的共同理解和共鳴空間,促進相隔遙遠的人們之間的情感聯繫和認識。舉例來說,語言學習應用平臺,可以讓使用者沉浸在他人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中,而虛擬實境療程則為那些面臨心理健康挑戰的人,提供治療和安慰。每個例子都體現了沉浸式共享實境,如何將娛樂與更深層次的社會聯繫融為一體的獨特層面。隨著這些技術的成熟,人們不僅用來模擬實境,更擴增了實境,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橋樑,促進全球社群的共同體驗和相互理解,無論個人的出身或語言如何。

明日的遠端共享實境

即將來臨的新興技術,有望加深身臨其境的體驗,通過讓使用者置身於可同時類比多種感官的合成世界中,來重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雖然視覺和聽覺一直是傳統的重點,但觸覺、嗅覺甚至味覺的整合,正開始增強身臨其境的體驗。身臨其境共享實境的前景潛力,預示著多感官融合將不再是例外,而是常態。新型感測器和執行器,有望通過合成世界加深身臨其境的體驗,這些合成世界不僅能複製而且能增強所有感官。

長期以來,視聽介面一直是數位領域的先驅感官,現在的前沿領域正拓展至觸覺;先進的觸覺反饋系統,可以複製身體接觸的細微差異。嗅覺,曾一度被認為是數位領域中難以被捉摸的感官,但現在技術也能捕捉到嗅覺,使香味和氣味成為VR中關於故事講述、教育甚至零售體驗的一部分。味覺,雖然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已開始通過味覺重定向技術[1]大顯身手,通過在進食前,向口腔輸送化學調製劑來改變味覺感知,這預示著,在未來用餐將成為一種共同的虛擬冒險。

多感官擴增,不僅僅是為了增強效果,還有一個更高的目的,即在沉浸式空間中促進包容性平等。例如,超級寫實的社交虛擬實境平台,在設計時即可考慮無障礙因素,允許有視覺或聽覺障礙的人,通過其他感官參與其中。當前設計中的虛擬會議空間,可以讓相距甚遠的人們,像在同一個房間裡一樣交談。例如,「門戶警務專案」((Portals Policing Project))[2] 就示範了身臨其境共享實境,如何通過在可控但逼真的虛擬房間裡,與執法人員分享人們的生活經驗,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成為公共利益服務的例證。同樣,「樹專案」[3] 展示了沉浸式虛擬實境,如何通過把用戶變成一棵熱帶雨林的樹,來體會砍伐森林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從而喚起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同情和憐憫。

沉浸式共享實境的前沿

在沉浸式共享實境的前沿,我們不僅僅是旁觀者,而是多感官整合革命的積極參與者[4]。 隨著「中介實境」技術的進步,複製感官模式、並將其引入虛擬體驗的精緻度也將提高,從而可以更複雜、更可控地運用非傳統感官輸入,如嗅覺和味覺。這種對嗅覺和觸覺刺激的精心策展,在與視覺和聽覺相結合時,可以創造出一種令人信服的幻覺實境,與使用者的情感和記憶產生深度共鳴。這種刺激在睡眠中被重新啟動時,不僅能增強這些記憶[5],還能通過感官刺激,在意識改變的狀態下模擬世界[6],例如共享的清醒夢境中[7]

這種整合的重要性,說明了沉浸式共享實境的更廣泛目標——創造的體驗並非逃避現實,而且是現實的延伸,增強使用者對氣候變遷等重要全球問題的理解和參與,提供一個平臺,讓使用者不僅提高認識,而且積極參與永續發展的努力。虛擬環境可以模擬氣候變遷的嚴峻現實,如海平面上升或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將抽象、往往遙遠的概念,化為直接的個人體驗。這些身臨其境的模擬並不是嚇唬人的策略,而是可從情感和認知上吸引使用者的教育工具,能促進使用者更深入地瞭解人類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後果。在這些實境裡使用情感運算時,這一點尤為強大,系統會根據使用者的反應、生理以及記憶或偏好來調整環境,從而形成反饋迴路,提高對氣候問題的認識和共鳴。

我們可以考慮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用在環保宣傳和社群創造行為方面的潛力。在虛擬設計工作室中,社群成員、建築師和工程師齊聚一堂,共同創造未來的綠色空間。這個過程不只是企劃;參與者可以感受這樣的環境並產生共鳴,還可以虛擬地觸摸那些預定種植的樹木的樹皮,吸入花園裡芬芳的花香,在第一顆種子播撒到現實世界之前,就已經在專案中建立了內在的聯繫。想像這樣一種場景:在身臨其境的共享實境中,經過這樣的合作設計過程,社群的願景不僅被轉化為詳細的 3D 模型,而且還通過大型 3D 列印變成了現實。這個過程借鑒循環經濟的原則,即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在不產生廢物的情況下進行採購、利用且最終回歸地球。房屋和社區結構的 3D 列印,與傳統的建築方法則截然不同。

在通過沉浸式共享實境對話,生成的精確數位示意圖指導下,自動列印機可以將生物材料層層疊加,以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速度、效率,製造出牆壁和建築特徵。這個過程大幅減少了建築垃圾,並可實現複雜的有機設計,而傳統建築技術很難、或根本無法實現這些設計。從未來居民的集體想像中「列印」社區的概念,並不像以前看起來那麼牽強。

沉浸式共享實境是一種強大的設計工具,它允許居民在虛擬環境中共同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這種世界將有助於形成共同的經驗和集體記憶,並將這種不斷發展的技術融入上一章所述的後符號交流新時代。

沉浸式共享實境的局限性

儘管身臨其境的共享實境技術大有可為,但它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倫理兩難和社會挑戰,可能會破壞多元宇宙原則。我們面臨的潛在問題包括:虛擬逃避現實的風險、現實世界行動主義的淡化、增加或忽視現實世界責任和關係的可能性。隨著虛擬體驗的降臨,與我們的有形現實並無二致,沉迷的風險和忽視現實世界需求的可能性,成為了令人擔憂的問題。這些數位領域的誘惑力,也可能催生出某種虛擬的逃避主義,使真實的行動主義和可類比的宣傳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從而削弱現實世界變革努力的活力。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在虛擬社群的結構中,認真植入倫理和民主原則。借鑒其他章節提出的見解,將參與式治理系統(如民主投票機制)融入虛擬環境,提供了很有前景的方法。這些系統可以確保每個人腳踏實地、負起責任,在數位參與和現實世界的角色、責任之間保持平衡。通過在這些平台中培養積極的公民意識,與負責任的管理文化,我們可以努力捍衛多元化和多樣性,它們正是充滿活力的社會的基石。



  1. Jas Brooks、Noor Amin、Pedro Lopes. 2023:《通過化學味覺調節機器實現味覺重定位》。第 36 屆 ACM 使用者介面軟體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UIST 23)。美國電腦協會,紐約州紐約市,第 106 條,1-15。 https://doi.org/10.1145/3586183.3606818。 ↩︎

  2. Cornelio, Patricia, Carlos Velasco, and Marianna Obrist. 《技術進步帶來的多感官融合:綜述》,神經科學前沿(2021):614. ↩︎

  3. https://www.justicehappenshere.yale.edu/projects/portals-policing-project ↩︎

  4. www.treeofficial.com ↩︎

  5. Amores Fernandez、Judith 等人:《用於移動目標記憶重啟動的嗅覺可穿戴設備》,2023 CHI 大會論文集。2023. ↩︎

  6. Carr, Michelle 等人:《通過感官刺激模擬世界》,意識與認知 83 (2020):102955。 ↩︎

  7. Konkoly 等人: 《快速眼動睡眠中實驗者與做夢者的即時對話》,當代生物學,2021 DOI: 10.1016/j.cub.2021.0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