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遺忘的道
| 原文:The Lost Dao | 作者:E. Glen Weyl, Audrey Tang and ⿻ Community | 譯者:唐鳳 Audrey Tang, 周宜蔓 Gisele Chou
關於電腦技術的發展和利用的決定,不僅要「符合公眾利益」,而且要讓公眾自己有辦法參與到塑造他們未來的決策過程中。-- J. C. R. Licklider,《Computers and Government(電腦與政府)》,1979 年
對社會的多元理解能否為社會轉型奠定基礎,就像量子力學和生態學等領域給自然科學、物理技術和我們與自然的關係所帶來的那樣巨大的變化?自由民主國家經常自詡為多元社會,這似乎表明它們已經從多元社會科學中汲取了可用的經驗。然而,儘管有這種對多元主義和民主的正式承諾,幾乎每個國家都被迫在現有資訊系統的限制下,將社會機構同質化和簡化為一個一元化的原子主義模式,這與它的價值觀直接衝突。建立在它之上的多元社會科學和多元技術(合稱「⿻」)最大的希望,是利用資訊技術的潛力開始克服這些限制。
⿻啟航
這是由跟隨維納(Norbert Wiener)腳步但擁有更多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的年輕一代所追求的使命。這一代人包括一系列應用控制論的先驅,如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1](Margaret Mead,美國人類學家,她深刻影響了網際網路的美學)、愛德華茲·戴明[2](W. Edwards Deming,我們在更前面的地方看見他對亞洲地區如日本、在較小程度上對臺灣包容性工業品質實踐的影響)以及斯塔福德·比爾[3](Stafford Beer,他開創了商業控制論,並成為維納思想在社會應用方面的大師,包括在 1970 年代初智利短暫的控制論社會主義政權中)。他們以更務實的方式在願景之上築巢,也因此擁有更多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的年輕世代,就有責任嘗試它的願景,並建立起定義資訊時代的技術。1957 年 10 月,一個小點劃過天際,證明了他們所需要的機會。[4]
人造衛星和 ARPA
蘇聯發射了第一顆軌道衛星,一個月後,蓋瑟委員會(Gaither Committee)發佈報告,聲稱美國在導彈生產領域已經落後於蘇聯。隨之而來的大眾恐慌迫使艾森豪政府採取緊急行動,向公眾保證美國的戰略優勢。而儘管(可能正因為)他具備源自軍方的深厚背景,艾森豪對他所標榜的美國「軍事工業複合體」深感不信任,同時對科學家有著無限的敬佩。因此,他旨在將冷戰的激情轉化成為改善科學研究和教育的國家戰略。
該戰略有許多方面,其中核心之一是在國防部內建立一個半獨立性、且由科學家管理的高級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該局利用大學的專業知識,加速推進具有潛在國防應用價值的變革性與野心專案。
雖然 ARPA 在開始時有許多目標,不過其中一些很快被分配給其他新成立的機構,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其第二任局長傑克·魯納(Jack Ruina)的領導下,NASA 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為志向遠大且 "超前行動" 政府大膽專案支援者的位置。有一個領域被證明是這種冒險風格的特別代表:由約瑟夫·利克萊德(Joseph Carl Robnett (JCR) Licklider)領導的資訊處理技術辦公室。
和喬治的政治經濟學、齊美爾的社會學、杜威的政治哲學和維納的數學相比,利克萊德來自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簡稱「利克」(Lick)的他,在 1942 年獲得心理聲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致力於開發人類與技術(尤其是航空技術)進行高風險互動時的應用表現。其後,他的注意力逐漸轉向人類與發展最快的機械形式 –– 運算機器 –– 進行互動的可能性。他加入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協助創建了林肯實驗室和心理學專案。之後,他轉到私部門,擔任 BBN(Bolt, Beranek and Newman)科技公司副總裁,該公司是麻省理工學院最早衍生的研究型新創公司之一。
在說服 BBN 的領導層將注意力轉移到電腦設備上之後,利克開始發揮自己在心理學的背景,提出了替當時正在興起的人工智慧領域開發另一種技術願景,提出 「人機共生」的觀點,這正是他在 1960 年發表的開創性論文的標題。利克假設,雖然「在適當的時候......『機器』將在我們現在認為完全屬於人腦的大部分功能方面超過人腦......(這裡)將……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期,在此期間,主要的進步將由人和電腦共同達成……而那段時間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創造性和令人興奮的智力階段。」
這個願景對 ARPA 可說是恰逢其時,因為 ARPA 正在尋找大膽的任務,以確保它在迅速匯集的國家科學管理格局中可佔有一席之地。魯納任命利克領導新成立的資訊處理技術辦公室(IPTO)。利克利用這個機會,建立並形塑了後來電腦科學領域的大致結構。
星際電腦網路
雖然利克只在 ARPA 待了兩年,卻替該領域今後四十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在美國各地發起了一個「時間共享」網路專案,使多位個人用戶能夠直接與從前的單體式大型電腦互動,等同朝向個人電腦時代邁出了第一步。自此專案得到資助的五所大學(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後來成為電腦科學這一學術新興領域的核心。
除了建立現代計算的計算性與科學骨幹外,利克還特別關注自身專注領域的「人性因素」。他希望讓網路以兩種方式代表這些理想,這兩種方式與人性的社會和個人方面互相平行。一方面,他特別關注且支持他認為可以使運算接近更多人生活的專案,與人類的思維運作融合。這方面的主要例子是: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在史丹佛所建立的擴增研究中心(Augmentation Research Center)是一個典範。另一方面,他將這些中心之間的協作網路,以他一貫的半開玩笑口吻取為「星際電腦網路」,並期望它能提供一個以電腦為媒介的合作和共同治理的模式。
這個專案以各種方式取得了成果,不論是立即的還是長期的。恩格爾巴特非常迅速的發明了許多個人計算的基礎元素,包括:滑鼠,點陣螢幕(它是圖形使用者介面和超文本的核心先驅); 他在利克最初資助的短短六年後將這項工作演示為「oNLine 系統」(NLS),被人們稱為「所有展示之母」,是個人電腦發展脈絡的關鍵時刻。這次展示,說服了全錄公司建立起他們的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 企業研究中心,該中心繼而開創了許多現代個人運算的先河。《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將利克資助的五個對象中的四個,列位於全國頂尖的電腦科學系所。最重要的是,在利克轉至私部門後,星際電腦網路在他的合作者羅伯特·W·泰勒的領導下,續而開展成一個不那麼夢幻、但更加深刻的成就。
由網路組成的網路
泰勒和利克自然而然成為了同事。雖然泰勒沒有完成他的博士學位,但他的研究領域正好也是心理聲學,在利克領導 IPTO 期間,他曾在 NASA 做為利克的對應窗口,這時 NASA 剛剛從 ARPA 拆分出來。隨著利克離開後不久(1965 年),泰勒來到 IPTO,在伊凡·蘇澤蘭(Ivan Sutherland)的領導下協助發展利克的網路願景,蘇澤蘭爾後返回學界,留下泰勒負責 IPTO 和他更謙虛地稱為 ARPANET 的網路。憑藉如此的角色,他委託利克的前東家 BBN 建立了 ARPANET 骨幹的第一個運作原型。隨著恩格爾巴特對個人計算的演示和 ARPANET 的首次成功試驗,利克和泰勒在 1968 年發表的文章《作為通訊設備的電腦》中闡述了他們對個人和社會計算未來可能性的願景,描述了幾十年後個人計算、網際網路甚至智慧型手機文化的大部分內容。
到了 1969 年,泰勒認為 ARPANET 的使命已經步上成功的軌道,並且轉至了 Xerox 的 PARC 研究中心。在那裡,他領導電腦科學實驗室將這一願景的大部分發展為工作原型。這些原型轉而成為了現代個人電腦的核心;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 著名地從Xerox「竊取」了這些成就了麥金塔系統,而 ARPANET 則演變成了現代化網際網路。簡而言之,二十世紀的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技術革命可以清楚地追溯回在二十世紀 60 年代的這一小批創新者。雖然我們即將討論這些較為人知的後續發展,但這些核心研究計劃的價值仍然值得關注,因為正是它們使一切成為可能。
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是用網絡化的關係和治理取代集中式的、線性的和原子化的結構。這發生在三個層面,最終在二十世紀 90 年代初融合為全球資訊網:
- 以「封包」交換取代集中式交換機;
- 以「超文本」取代線性文本;
- 以「開放標準」的制定流程,取代政府和企業自上而下的決策形式。
所有這三個想法,都是在利克形成的早期社群的邊緣萌生,並逐步成為 ARPANET 社群的核心特徵。
雖然網路、系統冗餘和共享的概念貫穿了利克的最初設想,但保羅·巴蘭(Paul Baran)1964 年的報告《論分散式通訊系統》明確闡述了通訊網路如何、為何要努力實現多元式而非集中式的結構。[5]
巴蘭認為,雖然集中式交換機在正常情況下以低成本實現了高度可靠性,但它們受到干擾時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價格低、不那麼可靠的組件來構建多個中心的網路,通過「繞過損害的路由」(根據可用性而不是預先指定的規劃,在網路中採取動態路徑),來抵禦甚至具高度破壞性的攻擊,反而是可行的。雖然巴蘭得到了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們的支持和鼓勵,但他的想法卻受到美國 AT&T 強烈反對,該公司的高品質集中式專用機文化根深蒂固。
不過,儘管「封包交換」對私人利益構成了顯著衝突,這樣的概念卻引起了另一個組織:ARPA 的青睞,它的起源正是來自於破壞性攻擊的威脅。1967 年的一次會議上,ARPANET 的第一位專案經理勞倫斯·G·羅伯茨因唐納德·戴維斯(Donald Davies)的報告認識到了封包交換,他與巴蘭同時又各自發展出了同樣的想法,羅伯茨借鑒了後來他理解的巴蘭觀點來向團隊推薦。
如果說技術韌性的路徑驅動了網狀思維,那麼另一個路徑則是由創造性表現來驅動。作為一名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家,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從 20 多歲起就致力於「Xanadu 計畫」的發展,其旨在為電腦網路創建一個以人為本、革命性的介面。雖然 "Xanadu" 有許多尼爾森認為不可或缺的組成元件,以至於直到 2010 年代才完全發佈,但其核心觀念正是尼爾森與恩格爾巴特共同開發的 — 尼爾森稱之為「超文本」。
尼爾森將超文本視為一種解放通訊的方式,打破原作者所強加的線性解讀的束縛,並透過建立各種順序連結的(雙向)連結網,為資料開創多種路徑的「多元主義」(這是他的用詞)。這種「多重結局冒險」的特質是當今網際網路使用者最熟悉的瀏覽體驗,這早在二十世紀 80 年代就已經出現在商業產品中(如基於 hypercard 的電腦遊戲)。尼爾森想像,這種輕鬆瀏覽和重新組合的便利性將誕生新的文化和敘事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範圍來形成。二十世紀 90 年代,當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將這種方法作為其 "全球資訊網" 導航模式的核心時,這種模式的影響力對更廣泛的世界顯而易見,迎來了一個開創時刻: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世代。
雖然恩格爾巴特和尼爾森是一生的朋友,並且有許多相似的願景,但兩位在實現這些願景的道路上採用了截然不同的路徑。兩條路徑(正如我們將看到的)都包含了重要的真理種子。恩格爾巴特也是一位有遠見的人,但他也是一個完美的實用主義者和圓滑的政治操作者,後來被公認為是個人電腦的先驅。尼爾森是一位藝術純粹主義者,其幾十年來對單一軟體系統 「Project Xanadu」的不懈追求也葬送了職業生涯,而 Xanadu 則實現了他所列舉的所有 17 項原則。
作為利克網路的積極參與者,恩格爾巴特在實現自己抱負的同時,還需要說服其他網路節點者的支持、採用或至少與他的方法互通。隨著不同的使用者介面和網路協定的不斷湧現,他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退縮了。恩格爾巴特,甚至整個專案的同事們,反而開始發展一種同僚共治文化來推動他們所建立的通訊網絡,不過他們在工作中的環境常常正是相互競爭的大學。物理上的分離使得網絡的緊密協調窒礙難行,但確保最小限度的相互操作、傳播明確的最佳實踐的工作成為 ARPANET 社群的核心特徵。
這種文化體現在史蒂芬·克羅克(Steve Crocker)開發的 "意見徵詢"(Request for Comments, RFC)過程中,這可以說是第一個類似於「共筆」(wiki)的非正式協作過程,而且,大多是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和部門(政府、企業、大學)的協作者之間的疊加協作。這反過來又促成了共同的網路控制協定,並最終促成了傳輸控制和網際網路協定(TCP/IP)。
在文頓·瑟夫(Vint Cerf)和羅伯特·卡恩(常稱為 Bob Kahn)著名的任務驅動下,從 1974 年 TCP 首次作為 RFC 675 分發到 1983 年它們成為 ARPANET 的官方協定。該方法的核心是設想「由網路組成的網路」,「網際網路」因此而得名:許多不同的本地網路(在大學、公司和政府機構)可以充分地互相協作,實現了幾乎無差異的遠距通訊,而這也與政府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網路(如法國同時存在的 Minitel)形成鮮明對比。三個面向(技術通訊協定、通訊內容和標準管理)融匯為一,創造了今日我們所熟知的網際網路。
勝利和悲歌
在這個專案的大部分成果都是大家已經聽過的,不需要在這裡重複。在二十世紀 70 年代,泰勒在當時的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生產了一系列所費不貲、因昂貴而在商業上不成功的、但具有革命性的「個人工作站」,其中包含了 90 年代個人電腦的大部分內容。與此同時,隨著電腦零組件被更多人使用,像蘋果和微軟這樣的企業開始廣泛提供更便宜、但不易使用的機器。帕羅奧多研究中心在努力將發明商業化的過程中,允許史蒂夫·賈伯斯用他的股份換取技術,結果麥金塔電腦迎來了引領現代個人電腦的時代,且也使得微軟透過 Windows 作業系統推進了大規模的擴展。到 2000 年,大多數美國人的家中都有一台個人電腦。
網際網路及其不滿
雖然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初期平行發展,但網際網路的發展正是為了連接這些個人電腦。在二十世紀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各種網路並行於最大的 ARPANET 共同發展,包括了在大學、美國以外的政府、國際標準機構以及 BBN 和 Xerox 等公司內部。在 Kahn 和 Cerf 的領導下,在 ARPA(現改名為 DARPA 以強調其 "國防" 重點)的支援下,這些網路開始利用 TCP/IP 協定進行相互作業。隨著這個網路規模的擴大,鑒於其先進技術任務的限制,DARPA 尋找另一個機構來維護它。雖然許多美國政府機構牽手,但國家科學基金會擁有最廣泛的科學參與者,他們的 NSFNET 迅速發展成為最大的網路,導致 ARPANET 在 1990 年退役。同時,NSFNET 開始與其他富裕國家的網路相互連接。
其中之一是英國,研究人員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在 1989 年提出了「網頁瀏覽器」、「網站伺服器」和「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將超文本與封包交換完全連接起來,使網際網路內容更容易被廣大終端使用者使用。從 1991 年柏內茲-李的全球資訊網(WWW)的推出,網際網路的使用從大約 400 萬人(主要在北美)增長到千禧年末的 4 億多人(主要在世界各地)。隨著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在矽谷的蓬勃發展,許多人的生活開始通過許多人現在家裡的電腦移動至網上,網路化的個人運算(「作為通訊設備的電腦」)時代已經到來。
預知混亂紀事
在千禧年大起大落的狂喜中,科技界很少有人注意到縈繞在這個行業中的幽靈 -- 早已被遺忘的泰德·尼爾森。尼爾森堅持他幾十年來對理想的網路和通訊系統的追求,不斷地警告新興的 WWW 設計的不安全、剝削性結構和不人道的特點。如果沒有安全的身分系統(Xanadu 原則 1 和 3),民族國家和企業行為者的無政府狀態與巧取豪奪,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如果沒有嵌入式的商業協定(Xanadu 原則 9 和 15),線上工作要嘛失去價值,要嘛是金融系統被壟斷者控制。如果沒有更好的安全資訊共用和控制結構(Xanadu 原則 8 和 16),監控和數據孤島將無處不在。無論它表面上多麼成功,WWW-網際網路都註定會有糟糕的結局。
雖然尼爾森特立獨行,但他的擔憂甚至在主流網際網路先驅中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他們似乎有理由慶祝他們的成功。早在 1979 年,當 TCP/IP 正在凝聚的時候,利克就為運算的未來寫下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好的,另一種是壞的)的預言:它可能被壟斷的公司控制、潛力被扼殺,或者可能出現全面的社會動員,使運算服務於民主並支援民主。在前一種情況下,利克預測了各種社會弊病,可能讓資訊時代的到來,反而成為民主社會繁榮的阻礙。這些問題包括:
- 普遍性的監控,以及公眾對政府失去信任。
- 政府落後於公民使用的主流技術,導致制訂規範或執法能力癱瘓。
- 創造性職業被貶低。
- 壟斷和企業剝削。
- 普遍存在的數位不實資訊。
- 資訊的分艙化,破壞了網路的大部分潛力。
- 政府資料和統計數據越來越不準確和無關緊要。
- 私營企業控制了言論和公共討論的基礎平臺。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這些異議就越發顯得無關緊要。當然,政府最終並沒有扮演他們想像中的重要角色那般發揮核心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 2000 年,我們其實已經走上了利克的第二情境路徑,意識到他的警告的少數評論家多數都如此認為。然而,在少數地方,在千禧世代的第一個十年末,人們的擔憂與日俱增。虛擬實境先驅賈隆·拉尼爾(Jaron Lanier)在兩本書《You are Not a Gadget》和《Who Owns The Future?》中敲響了警鐘,強調了來自尼爾森和他自己,對於利克關於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未來的擔憂版本。雖然這些最初看起來只是尼爾森非主流思想的放大,但我們在第二章中討論的一系列全球事件,最終使世界上許多人看到了已經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經濟和社會的限制。這些模式與利克和尼爾森的預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網際網路的勝利可能比最初看起來,要來得更為慘烈、得不償失。
我們遺忘的道
我們是如何掉進超文本和網際網路創始人所明確描述的陷阱的?在領導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之後,為什麼政府和大學沒有在二十世紀 70 年代之後迎接資訊時代的挑戰?
1979 年,當 ARPA(現為 DARPA)的工作重心從支援網路協定轉向更直接的武器導向研究時,正是這些警告訊號促使利克提筆寫下了這篇論文。利克認為,這是政治光譜兩端的兩股力量造成的。一方面,隨著後來被稱為「新自由主義」的「小政府保守主義」興起,政府正在從主動資助和塑造工業與技術中撤退。另一方面,越戰使許多左翼人士反對國防機構在影響研究方面的作用,從而導致 1973 年《曼斯菲爾德修正案》的出臺,該修正案禁止 ARPA 資助任何與「國防職能」無直接關係的研究。這些措施共同將 DARPA 的重點轉向密碼學和人工智慧等被視為直接支援軍事目標的技術。
然而,即使美國政府的注意力沒有轉移,網際網路也很快脫離了其許可權和控制。隨著網際網路日益成為一個全球性網路,(正如杜威所預言的)沒有明確的公共權力機構來進行必要的投資,以應對網路社會取得更大成功所需的社會技術挑戰。引用利克的話:
「從電腦技術本身的角度來看,出口……促進了電腦的研究和發展」,但「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明智而非快速的……發展在得出電腦化和程式化對個人和社會有益的結論之前,必須妥善解決安全、隱私、準備、參與和脆性等關鍵問題……雖然我對美國明智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沒有十足的信心,但我認為它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可能做到這一點。這使我懷疑,電腦技術的出口對人類的貢獻,是否會像美國積極努力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然後開發實現它所需的技術那樣大。」
公部門和社會部門投資的作用不斷下降,使得利克和尼爾森等領導人所看到的網際網路的核心功能/層次(如身分、隱私/安全、資產共享、商業)逐漸缺失了。雖然在網際網路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和 WWW 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在利克撰寫本文時,對協定的基本投資已接近尾聲。公部門和社會部門在定義和創新網路方面的作用很快就黯然失色。
隨著個人電腦的成功,以及雷根和柴契爾激動人心的慶祝活動的推動,私營企業步入了這個巨大的空洞。雖然利克擔心 IBM 會主宰和阻礙網際網路的發展,但事實證明,IBM 無法跟上技術變革的步伐,它找到了許多有意願和能力的繼任者。一小群電信公司接管了國家科學基金會隨意放棄的網際網路骨幹網。美國線上和 Prodigy 等入口網站主導了大多數美國人與網路的互動,而網景公司和微軟公司則爭奪網路瀏覽的主導權。被忽視的身分識別功能由 Google 和 Facebook 的崛起填補。PayPal 和 Stripe 填補了數位支付的空白。由於缺乏最初推動星際電腦網路工作的資料、計算能力和儲存共享協定,支援這種共享的私有基礎設施(通常稱為「雲端服務供應商」,如 Amazon 網路服務和微軟 Azure)成為構建應用程式的平臺。
雖然網際網路的骨幹,在有限的範圍內不斷改進,增加了安全層和一些加密功能,但利克和尼爾森認為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能卻從未整合。對網路協定的公共財政支援基本枯竭,剩下的開源開發主要由志願者工作或私營企業支援的工作組成。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創始人的夢想逐漸破滅。
往事重現
然而,褪色的夢想會頑固地堅持下去,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雖然利克已於 1990 離開我們,但許多早期的網際網路先驅者走到了現在,親眼見證了屬於自己的勝利和悲歌。尼爾森(Ted Nelson)和其他許多「Xanadu 計畫」的先驅者們,至今仍在持續促進「提高集體智商」(boosting Collective IQ)的願景、演說、組織活動和撰寫文章。這些活動包括了與特里·維諾格拉德(Terrence Winograd, 谷歌創辦人的博士指導教授)一起,在史丹佛大學組織了致力於線上審議的社群。儘管這些努力都沒有取得早期的直接性成功,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激勵作用,他們可說是孵化了新一代的多元創新者,幫助復興、闡述了多元夢想。
光明的節點
正如我們在第二章強調的那般,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讓其與民主相互衝突,而新一代的領導者們卻形成了一種相反的形式,成為了零星且清晰可辨的光點,這些光點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只要重新採取共同行動,多元化終有一日會給整個技術帶來活力。對於大眾網際網路用戶來說,維基百科也許是最生動的例子。
這個開放的、非盈利性的協作專案,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參考知識和廣泛共享的事實資訊資源。我們在第二章中強調,在數位領域裡占多數的資訊碎片化和衝突中,它可做為顯著對比。維基百科已經成為了被普遍接受、共同理解的數位公地/來源。它通過大規模、開放、協作、自治來取得現在的成功(這也是定量研究的主題,例如 Hwang 和 Shaw 使用 20 年的追蹤資料研究了維基百科的規則制定[6])。直接性的推動下,如此的模式取得了不同層次且多向的成功,讓它在許多方面都顯得獨一無二。而且,這種成功的規模是相當驚人的。一些最近的分析中可以看見,大多數搜尋結果都突出的包含了維基百科的條目(一個關鍵的搜尋指標)提高了80% [7]。受這項工作的啟發,一項審計研究也發現,在所有「常見」和「熱度」查詢的搜尋結果頁面中,維基百科出現的比例大約為 70% 至 80% [8],儘管商業網際網路備受讚譽,但這樣一個公共、審議、協作性與多數協商一致的資源,可能是其最通用的終極型態。
「Wiki」不僅代表維基百科名稱的由來,這個概念也代表了協作知識創造和共享的一個關鍵創新。「Wiki」一詞是一個夏威夷語單詞,意為「快速」,由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在 1995 年創造了第一個 wiki 軟體 WikiWikiWeb 時提出。坎寧安的理想是促進網頁的簡單快速創建和編輯,形塑出一個協作的環境。Wiki 概念的本質,正如沃德·坎寧安和博·勒夫(Bo Leuf)在 2001 年的著作《Wiki 之道——網上快捷合作》中詳述的那樣,強調了包容性和不間斷協作。Wiki邀請所有使用者,而不僅僅是專家,使用標準網頁瀏覽器編輯或創建新頁面。鼓勵他們通過直觀連結創建在頁面之間且建立聯繫,傳統的訪問者參與則發展為持續的創作和協作過程,促進一個動態和不斷演變的「網絡」景觀。這種內容創作的民主化體現了⿻和積極參與的概念,共同貢獻為維基百科等平台所現的多樣化知識存儲和社群參與。
除了維基百科之外,知識共享和群體工作也已被協作軟體(collaborative software)或群組軟體(groupware)徹底改變了。群組軟體包括各種旨在幫助人們協作的應用程式,無論他們身在天涯何處。協作軟體的概念則可以追溯到 1951 年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早期願景,其旨在通過計算來增強集體工作。第一個可操作的協作計算原型,出現在 1960 年代中期恩格爾巴特的研究團隊中,引發了 1968 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開演示,即著名的「所有演示之母」。「群組軟體」一詞由彼得和特魯迪·約翰遜-倫茲(Peter and Trudy Johnson-Lenz)於 1978 年提出,早期的商業產品如 Lotus Notes 出現在 1990 年代,實現了遠距群組協作。這些軟體皆在透過支援各種組織環境中發生的各式各樣協作任務,幫助群體達成共同目標。
隨著 WebSocket 協議在2011年的標準化,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演示的協作式即時編輯器的概念現在可以在網頁系統上使用。協作式即時編輯器允許多個使用者同時編輯一個文件。它代表了我們線上交換文件和彼此知識交叉的一大飛躍。源自 2005 年推出的 Writely 的 Google 文件,已經廣泛普及了協作式即時編輯的概念。HackMD 是一個協作式即時Markdown編輯器,在臺灣的公民社會中被廣泛使用(如 g0v 大量應用於文件的協作編輯和公開性的分享會議記錄)。Scrapbox 是即時編輯器與 wiki 系統的結合,被⿻書的日本論壇用來建立共享的理解基礎。造訪論壇的用戶可以一邊閱讀文稿,添加問題、解釋或相關主題的連結來增加資訊理解的豐富度。上述的種種互動方式,也都可支持像是讀書會此類知識交流的活動,參與者可以實時紀錄、分享討論條目、線上線下討論,在通過不斷增強協作的互動親密感與滿足不同社群的使用風格下創造更多元的知識網絡發展。
儘管維基百科作為此一精神的最常態的表現,這種精神它正是網絡世界的基礎。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是維基百科的精神源泉,顯示了參與式、網絡化、跨國自治的重要影響。最著名的開源軟體是 Linux 作業系統,它是多數公共雲基礎設施的基底,通過 GitHub 等平台與許多人們的數位生活層面產生交集,GitHub 的貢獻者超過 1 億人,為超過 70% 的智慧型手機提供動能的 Android 系統也是開源專案,儘管其主要是由 Google 掌控營運。學術界關注「peer production」和自由軟體的成功 / 影響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例如,Yochai Benkler 在 2002 年關於該主題的研究,引起人們對此「謎團」的關注方面有重大影響力,即為什麼程式設計師「參與自由軟體專案而不遵循由市場驅動、公司驅動或混合模式產生的正常信號」。[9]
開源軟體的出現,是對於二十世紀 70 年代軟體產業商業化、營業秘密化的一種反擊。ARPANET 早期的自由、開放的開發方式,在公共資金撤出後仍得以維持,這必須要歸功於全球的志願者隊伍。理查·史托曼(Richard Stallman)反對 Unix 作業系統的封閉性,領導了「自由軟體運動」,推廣 GNU 通用公共許可證(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GPL),允許使用者運行、研究、共享和修改源碼。這一運動最終被重新包裝為開源軟體運動,其目標是在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的領導下,用開源的 Linux 取代 Unix。
開源軟體,已經開展到各個網際網路和電腦資訊領域,甚至贏得了微軟(現為 GitHub 的所有者)等曾經敵對公司的支持。這代表大規模的多元化實踐;共享全球資源的新興集體共創。這些社群是圍繞著共同的興趣而形成,在彼此的工作基礎上自由構建,通過無償維護者審核貢獻,並在出現不可調和的分歧時,將專案「分叉」為平行版本。GitHub 和 GitLab 等平台為數百萬開發人員的參與提供了便利。這本書就是這種協作模式下的產物。
不過,開源軟體也面臨了一些挑戰,比如公共資金的撤離導致長期的資金支持短缺,娜蒂亞·埃格巴爾(Nadia Eghbal)在《Working in Public》一書中對此做出了探究。維護者往往得不到回報,而社群的發展又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儘管如此,這些挑戰都是可以應對的,開源軟體儘管在商業模式上有侷限性,但也真實展示出了開放合作精神(即「我們遺忘的道」),而這正是「多元宇宙」致力支持的。因此,開源軟體將成為本書的核心實例。
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的作品,正是另一個公共投資撤出通訊網路後,可做為明確對比的例子,它更多的是在追隨恩格爾巴特和尼爾森等文化設計師的腳步,而不是 Vint Cerf 和 Steve Crocker 等組織領導者的腳步。作為人工智慧先驅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的學生和評論家,拉尼爾試圖開發一種與人工智慧具有同樣遠大抱負的技術方案,其核心是人類體驗和交流。在他看來,現有的交流機制受困於那些可以像文字和圖片一樣由耳朵、眼睛處理的符號,因此,他希望通過觸覺和本體感受(內在感官),讓人們能夠深入地分享體驗並且產生共鳴。通過他在二十世紀 80 年代的研究和創業經歷,這一個理念發展為虛擬現實領域,從 GLOVE [10]到蘋果公司發布的 Vision Pro[11],這個領域一直是用戶相互創新的泉源。
然而,正如我們在上文所強調的,拉尼爾不僅傳承了將電腦作為通訊裝置的文化視角,他也支持尼爾森對後來的網際網路差距和缺陷的批評。在《You are Not a Gadget》和《Who Owns the Future?》兩本書中,他特別強調缺乏了支持支付、安全數據共享和來源證明的基礎層協定,以及對開源軟體的財務協助。他這些主張激發了 web3 社群內部和周遭關於這些主題的推進、產生了關鍵作用,web3 社群使用加密技術和區塊鏈創建對「來源」和「價值」的共同理解。儘管在這個領域的許多專案受到「放任主義」和超級金融化的影響,但與網際網路最初願景仍然持久連接,特別是在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最大的智慧合約平臺以太坊的創始人)的領導下,啟發了許多專案,如 GitCoin 和去中心化身分,這些都是現今⿻的核心靈感來源。
在這些關注點上,其他先驅者更多的著眼於通訊和關係層,而不是來源和價值。他們將自己的工作稱為「去中心化網路(Decentralized Web) 」或「聯邦宇宙(Fediverse)」,建立了 Christine Lemmer Webber 的 ActivityPub 協定,這些協定成為非商業性、以社群為主的主流社交媒體替代方案的基礎,包括從 Mastodon 到 Twitter 現在獨立的 BlueSky 計畫。這個領域還產生了許多極具創意的想法,以社會和社群關係為基礎,重新構想身分和隱私。
最後,或許與我們通往⿻之路最切身相關的是,藉加強政府和民主公民社會的數位參與,進而復興早期網際網路的公共和多元精神與理想的運動。這些「政府科技」(GovTech)與「公民科技」(Civic Tech)運動,利用開源軟體式的開發實踐來改善政府服務的提供,並以更為多樣化的方式將公眾帶入此一過程。美國的領導者包括 GovTech 先驅 Code4America 的創始人 Jennifer Pahlka 和 GovLab 的創始人 Beth Simone Noveck。然而,儘管這些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最能體現這些運動的,還是那些成功改變了全民素質的國家,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的驚人潛力。
山巔之城
儘管上述每個國際案例都相當激勵人心,但大多數人仍然認為社會的例子就是民族國家的例子,因此將國家視為典範。雖然世界上許多社會都體現了「多元宇宙」的理想並運用其工具,其中有兩個典範最為突出:愛沙尼亞和臺灣。兩國政府都受到多元政治思想,特別是亨利·喬治思想的影響,都面臨著來自專制鄰國嚴峻而持久的侵略威脅。在歷史借鏡、當前挑戰的推動下,它們率先應用多元技術,來塑造民主與公部門的制度。
愛沙尼亞率先使用多元技術改造國家政府,但其規模和早期發展都限制了它所能取得的成就。臺灣雖然用了更長的時間才完全發展起來,但在過去的十年中,這個小小多山的島國,成為全世界最明顯的另一種道路的典範。它的故事,為本書注入了活力。
Fred Turner, The Democratic Surround: Multimedia and American Liberalism from World War II to the Psychedelic Sixt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
雖然我們沒有足夠的篇幅來深入探討戴明或米德的故事,但在許多方面,這兩位先驅的工作與我們提出的許多主題相似,他們在工業和文化領域爲⿻奠定了基礎,正如利克萊德和弟子們在運算領域所做的一樣。UTHSC. “Deming’s 14 Points,” May 26, 2022. https://www.uthsc.edu/its/business-productivity-solutions/lean-uthsc/deming.php. ↩︎
Dan Davies, The Unaccountability Machine: Why Big Systems Make Terrible Decisions - and How The World Lost its Mind (London: Profile Books, 2024). ↩︎
M. Mitchell Waldrop, The Dream Machine (New York: Penguin, 2002). ↩︎
Paul Baran, "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12, no. 1 (1964): 1-9. ↩︎
Sohyeon Hwang和Aaron Shaw。"五大維基百科的規則和規則制定"。《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AAI Conference on Web and Social Media》16(2022年5月31日):347–57,https://doi.org/10.1609/icwsm.v16i1.19297。 ↩︎
Connor McMahon, Isaac Johnson和Brent Hecht,"維基百科和Google之間的實質性相互依存關係:關於相連生產社群和資訊技術之間關係的案例研究",《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AAI Conference on Web and Social Media》11,no. 1(2017年5月3日):142–51,https://doi.org/10.1609/icwsm.v11i1.14883。 ↩︎
Nicholas Vincent和Brent Hecht,"深入研究維基百科連結對搜尋引擎結果的重要性",《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5,no. CSCW1(2021年4月13日):1–15,https://doi.org/10.1145/3449078。 ↩︎
Yochai Benkler,"Coase’s Penguin, Or, Linux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n.d. http://www.benkler.org/CoasesPenguin.PDF。 ↩︎
有線手套是一種像手套一樣的輸入設備。它允許使用者通過手勢和動作與數位環境互動,將物理手部動作轉化為數位回應。第一個有線手套發明於 1977 年。 ↩︎
Vision Pro 是一款頭戴式顯示器,由蘋果公司於 2024 年發佈。該設備將高解析度顯示器與能夠跟蹤使用者動作、手部動作和環境的感測器整合在一起,提供身臨其境的混合現實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