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

從⿻到現實社會

原文:FROM REALITY TO PLURALITY

| 作者:E. Glen Weyl, Audrey Tang and ⿻ Community | 譯者:簡欣彥 Wiz Chien


⿻在未來十年裡,有著切實的潛力,可以轉變社會上幾乎每個領域。我們探討的例子包括:

  1. 職場,我們相信它可以提高 10% 的經濟產出,並將經濟成長率提高一個百分點;
  2. 健康,我們相信它可以延長人類壽命二十年;
  3. 媒體,它可以修復社交媒體所造成的分歧、提供永續的資金來源,擴大參與度,並大幅提升新聞自由;
  4. 環境,它是解決我們所面臨大多數嚴重環境問題的核心,甚至可能比傳統的「綠色」技術更為重要。
  5. 學習,它可以顛覆目前學校教育的線性結構,允許更加多元和靈活的終身學習路徑。

雖然我們在此不詳細闡述,但我們也期望在其他許多領域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包括能源領域,它可以幫助從化石燃料的「獵人-採集者」模式,轉變為直接利用太陽能的「農業」模式。


前面的段落刻劃出大範圍社會系統轉型的崇高視野。然而,就算是如此充滿想像力的未來主義,如果與當今真實人們當前感受到的需求脫節,且無法在帶來系統性變革的同時解決這些需求,很快就會顯得空洞且虛假。此外,目前為止許多豪語都著眼於像「民主」這樣的廣泛社會制度上,儘管這些制度鼓舞人心,但它們往往感覺與大多數人的生活體驗或媒介範圍遙不可及。

因此,在本節中,我們嘗試將⿻的潛在影響,導向至公民、工作者和領導者在各種社會活動和領域中所面臨的具體挑戰。不過,在轉向這些特定區段前,在本章中,我們旨在勾勒出多元宇宙「變革理論」的一般輪廓,強調這些區段是如何自然形成,以及為何這些區段中的實驗不僅具有直接價值,且有能力擴散至多元宇宙的系統性、全球性賦權。

社會革命的圖形結構

激進的社會和科技變革對人類的想像力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然而這類變革時常以悲劇告終。政治學家史蒂文.萊維茨基(Steven Levitsky)和盧坎.韋(Lucan Way)在近來的分析中發現,二十世紀沒有一場暴力革命導致了持久的民主政府的建立[1]。然而,我們都能想到人類歷史上許多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劇烈改變,從二十世紀資訊和通訊技術的驚人進步,到過去三百年來全世界多種自由和民主政府的建立。

是什麼讓這些和平且有益的革命發生?社會哲學家漢娜.鄂蘭,在她關於此主題的經典論述中,對比了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她認為,美國革命源於由移民啟發的地方民主實驗,這些移民探索古代理念(來自他們自身的過去,以及我們最近才了解到他們新鄰居的理念)[2],好在一個嶄新、時常有危險的環境中共同建構出一種生活。正當他們交換想法並以當時流傳的相關概念為基礎,達成了一個廣泛的結論,認為他們在治理上發現了更泛用的概念,這與英國的實踐方式形成了對比。這給予了他們對民主共和政府的期望以鄂蘭所稱的「權威」(類似於我們在〈4-2 結社與多元公眾〉中所稱的「法律體制」或「共同信念」)。他們對抗英國的獨立戰爭,使這種權威性結構得以用一種方式得到賦權,儘管有諸多不一致、虛偽和失敗,但這仍是社會改革中較為持久和進步的例子之一。

另一方面,法國大革命出自於廣泛大眾對物質條件的不滿,他們企圖透過立即奪取權力來獲取補償,這遠在他們獲得,甚至是詳細描述這類潛在替代治理形式的權威之前。雖然這導致了劇烈的社會動盪,但其中有許多事件很快就遭反轉,或伴隨著顯著的暴力。從此意義上來看,雖然法國大革命引發兩極對立並受到廣泛討論,但在許多核心志向上卻是失敗的。藉由將立即的物質需求和達成這些需求的權力置於建立權威的過程之前,使得法國大革命為新體制建立社會法律體制的精細過程負擔過重,超過它的承受範圍。

雖然鄂蘭的例子來自政治範疇,但它與從進化生物學到語言學在內的廣泛領域創新文獻產生了共鳴。雖然確切結果有所分歧,但這樣的論述在在指出,在多樣化的「群體」(社會或生物上)環境中,劇烈的創新蓬勃發展,在互動上內部連結緊密,外部連結鬆散。這讓創新能夠獲得必要的規模,展現其韌性,接著擴散出去。由於變化偶爾才會帶來淨效益,更緊密或是更集中的連結結構,不是扼殺了創新,就是使其變得危險。更脫節的結構,則使創新無法傳播出去。

雖然為直覺性質,但這些觀察在科學和社會科學文獻中的「隨機對照試驗」,以及在科技商業文獻中的「閃電式擴張」(blitzscaling)大量討論的實驗和創新模型形成了顯著對比,我們將依次考量這些模型。隨機對照試驗主要源於個體、非傳染性的醫學應用,專注於對個體或其他社會子群體進行治療的隨機測試,促成了某治療方式核准通過,然後迅速將此治療方式推廣到所有標明的病患,例如來說,像是Covid-19疫苗。此文獻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特別是發展經濟學和與應用在貧困緩解的相關作業中,影響力越來越大。這鼓勵了對社群「進行實驗」的模型的散布,其中經濟和設計專家構建了干預措施,並在可能從中受益的社群測試,根據時常會預先登錄的指標評估,接下來更廣泛地傳播經評估後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種方法與「以社群為基礎」的方法形成對比,後者也提供了許多簡略、不精確的早期(多元)數位技術(如時間共享、個人電腦和許多應用程式)。正如我們在《我們遺忘的道》一章中簡短討論的,這些技術始於早期採用者社群,其中通常包括許多以數位工具「進行實驗」的系統設計師。雖然這些社群通常對其系統有何用途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但他們鮮少能將期望的成果精簡為預先指定的指標,事實上,其系統有許多組件是其他早期採用者創建的。這些系統透過許多回社群從學習時遇到的未預期情況,並將這樣的學習歷程回饋到產品設計,同時提供社群創建的應用程序,將之傳播到相鄰的社群,最終傳播給大眾。

「對......進行實驗」和「與......一起實驗」各有明確的優勢與劣勢。但後者的模式與當今由創投資本推動的數位技術產業所追求的採行方式漸行漸遠,甚至更加危險。像LinkedI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這樣的創業投資家們讚揚那些支持「閃電式擴張」(blitzscaling)冠軍的「規模大師」。新創公司在這個情況下,早期獲得大量創投資金,使它們能夠投資於迅速擴大使用者人數,接著利用這種超模性(supermodularity)的好處(例如,網路效應、從使用者數據中學習等)來達到市場主導地位。也許最戲劇性的例子是霍夫曼背書的 OpenAI,在推出 ChatGPT 後的幾個月內就達到了一億名用戶。這種迅速採用以及由此產生,對於這類系統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傷害的廣泛顧慮,導致了一波公眾的擔憂,與著眼於避免「快速行動並打破事件」的循環,及伴隨較早期、成長相對較慢的技術(如叫車服務和社群媒體)的社會反彈。

根本的挑戰在於,將「與......一起實驗」與完全以資本主義市場驅動的新技術管理模式配對時,就成了危險之事。因為它尋求在系統浮現損害、挑戰和相互依存性時進行管理,而不是事前測試,所以它要求開發過程本身,由對「技術如何影響社群」更完整的理念驅動,而不僅僅關注銷售額或使用者人數。這正是〈3-3 我們遺忘的道〉中討論的早期⿻實驗意欲提供的,在嚴格限制商業參與的前提下,交由社會部門和標準化過程驅動。然而,即使是這種更平衡的「與......一起實驗」版本,仍未達到我們對於安全共融的技術發展,可能擁有的最高期望,它最終力求成為全球性的變革,但也可能帶來顯著風險。

特別是,即使技術在符合社群利益下成功開發,考慮到它們可能在這些社群造就的所有系統性危害,它們仍可能對那些不屬於這個早期採用者社群的人,造成顯著外溢。關鍵的危險之處在於,技術可能會當作武器使用,不然就是遭社群利用,以損害其他人的利益,這種效應比乍看之下更加常見,因為即使是「有益」和「無害」的工具,可能會賦予(通常是特權)早期採用的社群社會和經濟上的優勢,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優勢來壓制、邊緣化或殖民其他人。這種「競爭性」效應有某些好處,它可以鼓勵社群採用這些工具,並在尋求利用這些工具的過程中在社群間傳播,部分原因是它們彼此競爭,並且有可能透過這個作法創造壓力,以利用和解決由此產生的競爭。但它最多也只能造成削弱了多元自由基礎的排斥與不平等,而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軍備競賽」的動力,削弱了新工具的益處,甚至將它們轉化為普遍的危害。

自然克服這種傾向的方式,是使技術在現存的主要社會分歧取得大致上的平衡,允許參與者網絡既能夠治理其內部傷害,也能夠解決代表存取和引導技術群體其潛在競爭利益。同時,為了使這種傳播有效,早期採用者必須具有足夠的聲望,或者能夠通過工具的益處來獲得聲望,而使技術可在其各自的網絡中以大致平衡的方式傳播。

這在推廣⿻上勾勒出了一個深具野心,但相當清晰的⿻策略:

  1. 種子必須有一定的社群規模,足以包容技術針對橋接的多樣性,同時足夠小,以成為眾多這類實驗中的一個。

  2. 種子應該是能夠獲得明確價值、對技術的使用和貢獻都有明確興趣的早期採用者社群,而且他們不會太過脆弱到預期內的失敗會對他們造成嚴重傷害。

  3. 種子應該在某個網絡中具有聲望,或者能夠透過技術的幫助獲得聲望,這樣一來傳播就可能實現。

  4. 種子應該是強大的社群,在技術上擁有管理和應對系統性危害,以及支持系統性益處的機構。

  5. 種子之間應該具有多樣性,並有寬鬆的溝通網絡,以確保平衡的擴散、避免衝突,並應對溢出效應。

儘管同時完美達成這五個目標顯然是不可能的,每個目標本身都具有挑戰性,不過它們提供了一個粗略的「北極星」,可以作為我們考慮多元宇宙影響領域的指引。

肥沃的土壤

讓我們先考慮規模的問題。要實現多元科技在社群內的益處,需要此社群含括以跨度為目標的科技,其多樣性大致相近。這在各式科技方向之間存在劇烈差異。在後符號溝通和沉浸式共享現實這樣最親密的科技中,即使在最小的社群和關係中也可以無比強大,幾乎不會對規模和多樣性的觀點造成束縛,從而自然而然地優先考慮其他準則。在與之相對的極端,投票系統和市場很少在親密社群中使用,需要顯著的規模才會有相關性,特別是在其社交上具豐富形式的情況下,會使進入點更稀缺,更具野心,且有潛在危險。

Bubbles filled with smaller bubbles, some of which contain symbols of the social areas of workplace, media, health and environment.

然而,有鑑於大多數多元科技橫跨各規模合理的靈活性,最具廣泛吸引力的實驗場所,將是那些既包含足夠多樣性,得以實現大多數應用,本身足夠多樣,而令人合理選擇多樣、安全、聲望的種子。儘管任何簡化的定量表示都無法完全歸納出這些範例所需的豐富性,有個簡單的經驗法則,是以社群內單位數量,來尋求約略相當的多樣性。在一個(以非常粗略地估算)100億人的世界中,這些單位大約是10萬人,如果整個世界被劃分為這樣的單位,就會有10萬個這樣的單位:它們的規模相當於全球人口的平方根。當然,100,000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但它為種植⿻種子最肥沃的土壤,其社群和組織的規模,提供了某種大略的感覺。

在這個規模下,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社群。地理上,這大略上是大多數中等規模的市政區(大城鎮或小城市)。經濟上,這相當於大型公司或政治上是為中等國家的雇員規模。宗教上,這個例子就相當於一個教區中的天主教徒人數。教育上,這比一間大型大學的學生人數稍多一點。社會上,它類似於許多中等規模的市民組織或社會運動的成員。文化上,它大致相當於典型電視節目、表演藝術家或職業運動俱樂部的活躍粉絲後援會。簡而言之,這是社會各個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組織層次,為測量提供了豐富的環境。

測量師的地圖

也許我們在上述部分強調的兩個最重要的⿻實驗場所,是臺灣和 web3 社群。這兩個地點共享一些重要的特點,然而在無論是在性格還是⿻應用方面等許多方面上,其專注之處也存在明顯差異。兩者的規模大略相同。2021 年 web3 應用程式(dApps)每月約有 150 萬活躍用戶,儘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積極參與了像是 GitCoin 這類與⿻最相關的服務。臺灣的 g0v 社群建立的各種多元服務,使用者數量的規模也與此類似。然而,每個社群中的多樣性類型,有截然不同之處。

雖然統計數據並不完全可靠,但根據與網際網路整體類似的模式,web3 使用者在全球分佈相當廣泛。不過,使用者往往精通此技術、性別上偏向男性,非常年輕,根據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經驗,他們傾向於無神論,政治上中間偏右,種族上主要是歐洲、閃族和亞洲血統。臺灣數位生態系統的參與者顯然大多來自臺灣,因此主要是臺灣所代表的種族。但在年齡、技術背景、政治觀點和宗教背景方面,他們更加多樣化。

這兩個生態系統也專注於我們在本書前面討論過的多元宇宙議題的不同光譜。臺灣主要專注於多元宇宙更深層與較狹窄的應用,以及最為強力支持這些應用的基本協議(身份和訪問)。全球 web3 社群主要專注於更淺顯和更具包容性的應用,以及最支持這些應用的基本協議(締合、商務和合約)。

這兩者都是多元宇宙的關鍵早期測試場所,然而根據我們的標準來衡量它們,也顯示了其局限性。臺灣的生態系統對於其中許多應用程序來說比所需的要大,這可能是為什麼它託管了一系列子社群(他們通常稱之為「資料聯盟」),進行更先進的實驗,得到了更廣泛生態系統的支持。臺灣的生態系統,在亞洲和許多通常被稱為民主國家中具有強大的聲望潛力,但其周圍的地緣政治衝突,在使其成為全球公平傳播的種子方面存在一些挑戰。另一方面,web3 社群實際上可能有點小且同質,無法充分測試新的市場機構是否能與資本主義的影響力競爭。此外,困擾 web3 領域的許多醜聞,危及了其作為一個能夠公平傳播的創新指引能力。

因此,至關重要之處在於,仔細考慮多元宇宙下一步最有前景的傳播地點可能位於何處。有個貫穿我們迄今為止討論的清楚範例,是城市的治理。然而,正是由於目前為止我們借鑒了許多公共部門的例子,所以本書這一部分,我們專注於各種社會部門,其中多元宇宙可以種下更廣泛的現實,觸及比公共部門狹義定義下的「民主」更廣泛的生活範疇。這樣做時,我們專注於匹配上面提到的規模,涵蓋各種廣泛的生活體驗,同時致力於關注廣泛社會中受尊重與具聲望的領域。

特別是,我們考慮到:

  • 工作場所,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領域,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驅動力大部分都來自於此,並且它與學習相輔相成,而那些對廣泛正式學習的價值持懷疑態度的人,通常十分尊重工作場所。同樣地,特別是在最大的公司中,可以簡單直接地找到匹配的規模。

  • 健康,這是另一個觸及幾乎每個生命的領域,但與教育相比,它在生命的另一端有著最重要的相關性,或許也是最受廣泛尊重的社會領域。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許多健康系統在規模上匹配。

  • 媒體,或許在傳播新的實踐上具有最大的能力,因為它接近大多數社會的概念、溝通和理念基礎。許多出版物和社群媒體平台在相關規模上匹配。

  • 環境,與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它存在於我們所有人周邊,並在全球範圍內觸及我們,且增色之處在於關注能源系統,吸引著許多關心人類能源消耗影響的人。

  • 學習,這幾乎可說是種普世經驗;幾乎每個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花費許多年的時間學習,且大多數人都會對這些經驗深表尊重,尤此它是一個強大的種子,適用於各式各樣的人。如上所述,許多教育體系和環境在多元宇宙蓬勃發展上,大略都位於理想規模和多樣性範圍內。

在上述領域,我們透過一系列片段來突顯,並嘗試粗略地量化一系列多元技術,如何在某種程度上轉型實踐,其規模有潛在能力橫跨或甚至超越該領域。


  1. 列維茨基、韋,《革命與獨裁》 ↩︎

  2. 格雷貝爾、溫格羅,《萬物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