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

存取權

早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前,存取資訊一直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法蘭西斯·培根爵士(Sir Francis Bacon)幾個世紀前所說的那樣:「知識就是力量。」在當今的資訊時代,以及在本書所描述的未來,越來越無法否認這句話的真實性。我們前幾章的重點,是確保人權落實在數位環境的各個方面,但除非每個人都能安全、完整地接取我們所想像的世界,否則這些對人類生活毫無意義。在本章中,我們將探討將存取權作為基本權利的含義。

這樣一個理念必須超越單純的存取權,延伸至具完整性的存取。如果某些人接收到的資訊是準確的,而其他人接收到的資訊卻是被竄改的,後者往往比完全無法存取資訊還要糟糕。民主依賴於能夠全面參與的民眾:每個聲音都至關重要。正如我們上文強調的,不同的社群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事實的模式。但是,這種觀點的多樣性,有賴於共同存取未經竄改的基礎輸入資料,才能為⿻未來做出貢獻。我們都能夠也必須為生命賦予意義,但如果從全球資訊公共資源獲取的,卻是經過操弄的輸入,這項平等權利就不免遭受剝奪。

從 1948 年聯合國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到 2022 年的《未來網際網路宣言》,人類社會持續強調表意與存取自由的重要性。這兩份文件,描繪了從基本人權到數位時代自由與安全原則的路徑。2023 年的《全球線上資訊完整性宣言》,更直接回應了由生成式 AI 帶來的大規模操弄能力,所造成的集體挑戰。

簡單來說,我們需要讓所有人都能平等接觸到脈絡完整的資訊,不然它們也將毫無價值,甚至成為有害的武器。這些不僅由數位技術來推動,更需要集體、共通、包容的數位聯盟與民主結構的支持,在「上網是數位人權」的時代,⿻精神無縫地在全球間流動,正如同古老的「道」概念。這是由零與一編織而成、不斷擴展的智慧聯網,以結合民主治理和協作技術的方式與社會結構融合。因此,「存取」不僅象徵技術普及,更有助於實現每個人內在的願景,自然培養信任、相互尊重和安全。

接下來,我們會闡述網際網路存取的現況、各國對於存取的努力,以及我們提出關於對數位環境的期待,以及未來的展望。

彌平數位鴻溝

在全球數位化的進程中,臺灣、愛沙尼亞和斯堪地納維亞等民主國家,無疑成為了典範。這些國家成功的要素,包括政府對於網際網路發展的積極支持,對跨領域專業合作的重視,以及讓在地社區的工作者成為重要的政策和實施參與者。不過,對於數位公共基礎建設所需的長期投資來說,這只是頭期款。這些集體努力不僅推動了社會變革,更有助於鞏固民主價值和形成集體共識。理所當然地,這些在存取權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也是那些最積極擁抱實質數位民主的國家,我們將在下一部分討論。

然而,這樣的積極成果並非常態。數位落差是社會兩極分化的主要例子,尤其是在農村和城市地區之間。在疫情前,全球 76% 的城市家庭擁有家庭網際網路存取,幾乎是農村地區 39% 的兩倍。疫情過後,隨著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工作、教育到社交活動)轉移到線上,這種差異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2020 年有 4.66 億人首次存取網際網路[1]。雖然 2021 年至 2022 年全球使用者的數量和滲透率都將繼續增長,不過,網際網路在存取方面的多面向不平等依舊存在,助長了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不公平現象。

在本書前幾章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從⿻角度理解基本的「存取權」,其中政策制定者的角色格外重要。他們需要關注全球數位分歧,並採取相應措施來解決存取不平等的問題,包括對數位公共建設的投資,以守護線上交流的脈絡完整性。

在開放的同時,每位數位參與者也需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照亮網際網路的陰暗角落,彼此守望相助。當然,這個議題涉及全球社會結構和文化多樣性。幸運地,我們現在無需像托克維爾那樣遠渡重洋,就能學習到各國在建構數位民主和永續發展的寶貴經驗。

總之,我們正處於全球轉折點。為了保障和建立更安全、更開放的數位存取環境,有兩個重要的行動方向:

  1. 數位基礎建設:開發國際互通的建設模式,克服我們在下文「市場」一章中討論的集體行動的挑戰,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公平的服務。

  2. 資訊完整性:解決模仿模型(所謂的「深偽」技術)帶來的挑戰,以維持語義安全並繼續享受數位時代帶來的益處。

如果我們能夠推進這兩項基本權利,本節描述的其他權利就能夠滲透到所有人的生活體驗中,不僅只是「線上」集體智慧的基石,更是全球日常生活的基礎。正如本書反覆強調的,當今數位環境中的許多公共服務和社會互動,都受到資本主義的制約。如今「網路存取是人權」幾乎已經是整體民主國家間的共識。接下來的工作,則是解決民主制度與網路存取之間的複雜問題。

資訊完整性的基礎建設

加拿大研究學者 Suzanne Simard 專注於探討森林的合作性質,她認為野生森林可以被視為智慧系統[2]。森林不僅具有自我洞察和自主發展的能力,而且各式生態元件之間更密切相互作用。Simard 在英屬哥倫比亞的古老森林中,研究了樹木根系和共生的菌根真菌如何在土壤下層進行交流。她發現,在這種由真菌網絡牽引的環境中,不同種類的樹木能夠相互傳遞警告信號,並分享必要的糖、水、碳、氮和磷。[3]

在生機勃勃的森林中,單一的 "母樹" 能與數百棵其他樹木建立連接。多棵母樹透過重疊的網絡,確保了整個森林作為集體有機體的連續性,透過開放的連接,來確保安全牢靠的環境。

數位基礎建設,透過開源軟體和開放資料建立起類似的模式。作為全球社群開放的公共基礎,它與成千上萬的數位社群合作,同時提供開放且安全的網際網路存取,並共同防禦當前的數位威脅。

源自 Cloudflare 的報告顯示,臺灣是阻斷服務攻擊的主要熱點之一[4]。臺灣政府採用了前一章討論的 IPFS 框架作為網站架構,使其能夠與私人數位服務、新興的開放性網路相互連結、共同防禦。這樣的結構,不但更能抵抗突如其來的阻斷攻擊,且利於與全球技術社群開放合作、相互支持。這提供了一個使系統對抗資訊竄改更為牢固的例證。

此外,在人們存取資訊時,保障可信的脈絡也至關重要。開放政府資料的主要目標與此相符:賦予公民更多權力,使政府更透明、更負責,從而有效地打擊腐敗,使民主制度更有效地為人民服務。烏克蘭的「Diia」和愛沙尼亞的「mRiik」,就是鮮明的互信網絡與資訊開放的實例。

愛沙尼亞和烏克蘭在數位化方面都很積極,並採用了促進公眾參與的形式。它們使數位技術真正成為公眾必要的社會工具,為公民獲取政府服務和即時資訊提供安全、開放的數位公共服務。「Diia」向全球展示了數位技術如何打破長期存在的腐敗。今年,愛沙尼亞推出了最新的應用程式「mRiik」,其設計靈感主要來自烏克蘭應用程式 Diia。[5]

數位基礎設施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各國仍然需要根據發展需求來進行調整。然而,基本功能和民主本質是相近的價值觀,為它的擴展提供了共同基礎。臺灣、愛沙尼亞和烏克蘭,展示了資訊完整性與數位基礎設施如何相互交織,形塑更強大的社會韌性。[關於未來更宏偉的願景]

總而言之,存取權是實現數位民主和社會包容的基石。要實現這樣的未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技術創新和政策合作。下一章將深入探討這些相互交織的問題。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Facts and Figures (2022) at https://www.itu.int/itu-d/reports/statistics/2022/11/24/ff22-internet-use-in-urban-and-rural-areas/. ↩︎

  2. Suzanne Simard, Finding the Mother Tree: Discovering the Wisdom of the Forest (New York: Knopf, 2021). ↩︎

  3. Suzanne W. Simard, David A. Perry, Melanie D. Jones, David D. Myrold, Daniel M. Durall and Randy Molina, "Net Transfer of Carbon Between Ectomycorrhizal Tree Species in the Field", Nature 388 (1997): 579--582. ↩︎

  4. Omer Yoachimik and Jorge Pacheco, "DDoS threat report for 2023 Q4" Cloudflare Blog January 9, 2024 at https://blog.cloudflare.com/ddos-threat-report-2023-q4. ↩︎

  5. 烏克蘭數位部長 Mykhailo Fedorov 表示 - "Diia 願意與愛沙尼亞分享其原始碼和 UX/UI 設計方法"。 ↩︎